(來源:歙縣食品藥品在線)
原標題:304不銹鋼,對食品企業(yè)意味著啥
304不銹鋼
304不銹鋼是不少食品企業(yè)在工廠建設階段,進行設備設施配置時重點考慮的材質(zhì)。也是設備廠家銷售的賣點之一。但 304不銹鋼材質(zhì)使用,對于食品企業(yè)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不
意
味
著
不生銹
不銹鋼只是不容易生銹,并不是不生銹。
什么是不銹鋼
根據(jù)GB/T20878-2007《不銹鋼和耐熱鋼 牌號及化學成分》中不銹鋼的定義為:以不銹、耐蝕性為主要特性,且鉻含量至少為10.5%,碳含量最大不超過1.2%的鋼。
“不銹”的原因
鉻元素是不銹鋼“不容易銹”的主要原因,它能使鋼材表面形成一層不溶解于某些介質(zhì)的堅固的氧化薄膜,稱之為鈍化膜,它讓不銹鋼能在空氣中保持光澤、不生銹。304不銹鋼加入鎳元素后,不銹鋼性能進一步提高,在空氣中、水中、蒸汽中都有很好的化學穩(wěn)定性,在許多種酸、堿、鹽的水溶液中也有足夠的穩(wěn)定性,甚至在高溫或低溫環(huán)境中,仍能保持其耐腐蝕的優(yōu)點。
“生銹”的原因
如果鈍化膜遭到破壞,空氣中或介質(zhì)中的氧氣就和合金中的鐵元素發(fā)生緩慢的氧化反應,形成Fe2O3或Fe3O4,俗稱鐵銹,這樣不銹鋼就生銹了。
不
意
味
著
食品級
304和食品級是兩個維度。304是不銹鋼產(chǎn)品牌號,關注點是合金的成分,而“食品級”是從預期用途的分類,關注的是安全指標。。
食品級的概念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GB 4806.9-2016“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定義為:在正常使用條件下,預期或已經(jīng)與食品接觸的各種金屬(包括各種金屬鍍層及合金)材料及制品。
食品級的指標要求
作為食品級不銹鋼,主要考慮的包括了感官指標和理化指標。
不過,在標準中,也強調(diào)了不銹鋼主體成分的重要性。要求:不銹鋼食具容器及食品生產(chǎn)經(jīng)營工具、設備的主體部分應選用奧氏體型不銹鋼(304屬于此類)、奧氏體·鐵素體型 不銹鋼、鐵素體型不銹鋼等不銹鋼材料;不銹鋼餐具和食品生產(chǎn)機械設備的鉆磨工具等的主體部分也可采用馬氏體型不銹鋼材料。
304不銹鋼的概念
304 是一種通用性的不銹鋼,為了保持不銹鋼所固有的耐腐蝕性,鋼必須含有18%以上的鉻,8%以上的鎳含量。304不銹鋼是按照美國ASTM標準生產(chǎn)出來的不銹鋼的一個牌號。行業(yè)常見判定情況認為只要Ni含量大于8%,Cr含量大于18%,就可以認為是304不銹鋼。
所以結(jié)果是:
304不銹鋼不一定是食品級不銹鋼。食品級不銹鋼材質(zhì)也不必然是304不銹鋼。比如316不銹鋼的耐腐蝕性和耐高溫均優(yōu)于304不銹鋼。
這
意
味
著
強酸或堿性食品不宜
強酸性或堿性食品不適宜長時間使用不銹鋼容器/接觸面。 如有些餐飲服務企業(yè)使用不銹鋼醋碟,會損壞不銹鋼表面的鈍化層,造成不銹鋼銹蝕,存在一定的健康隱患。許多企業(yè)建設初期,對于不銹鋼設備設施較為青睞,但并非所有生產(chǎn)活動,都適宜大面積使用。
這
意
味
著
不要用銳器刮刷
有些工廠使用鋼絲刷來清洗不銹鋼金屬表面深層污漬或焦化黑垢。這樣的清洗方式,雖然把污漬清除干凈,同時也會破壞表面保護性氧化物層的結(jié)構,使表面形成缺陷,致使腐蝕甚至生銹。 。
這
意
味
著
盡量不用含氯消毒劑
氯離子廣泛存在,比如食鹽/汗跡/海水/海風/土壤等等。不銹鋼在氯離子存在下的環(huán)境中,腐蝕很快,甚至超過普通的低碳鋼。
美國有一個例子:某企業(yè)用一橡木容器盛裝某含氯離子的溶液,該容器已使用近百余年,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計劃更換,因橡木材料不夠現(xiàn)代,采用不銹鋼更換后16天容器因腐蝕泄漏。
所以盡量選擇季銨鹽等非氯制劑產(chǎn)品進行消毒
編號說明
當我們看到在談及 304,有不同的表述方法,這是因為不同國家對不銹鋼牌號的表述不統(tǒng)一。
304:美國 AISI標準的鋼號表示法,對于鍛造鋼和鑄鋼,鋼號均由三位數(shù)字組成;第一位數(shù)字表示鋼的類型,其他二位數(shù)字只表示順序號。
S30400是美國 UNS的代號不銹鋼和耐熱鋼的鋼號,它由前綴字母“ S”加五位數(shù)字組成,前三位數(shù)字的編號系列基本上采用 AISI的不銹鋼鋼號;最后兩位數(shù)字主要用來區(qū)分同一組鋼主要化學成分相同而個別成分有差別或含特殊元素的鋼種。
SUS304:日本 JIS標準的編碼,不銹鋼鋼號由 SUS×××組成,×××為三位數(shù)字編號,基本上參照美國 AISI標準不銹鋼鋼號的 2××、 3××、 4××、 6××等三位數(shù)字系列
希望以上內(nèi)容對您有所幫助!
來源:食品580整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